我国《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包装化妆品经营者不得自行配制化妆品。生产但调查发现,国产一些化妆品经营者依然开展“分装化妆品”的化妆违法销售,给消费者美妆消费带来安全隐患。品市(据4月22日《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相较价格不菲、包装动辄千元的生产正装化妆品,小包装化妆品(小样)以其利于消费者“尝鲜”、国产试错成本低成为众多消费者试新的化妆主要方式;体积小、分量轻、品市便携性强的包装小样也为消费者旅途出差提供了便利;同时赠品、试验装、生产体验装的国产小样也是化妆品生产经营者增强用户黏性、扩大品牌营销的化妆常见方式。按照相关规定,品市这些化妆品的最小销售单元也要标签,标签内容真实、完整、准确,可谓“身板虽小,但五脏俱全”。
同样是小包装,还有一种所谓“分装品”。一般来讲,所谓“分装品”是指在非生产环节进行分装的小包装化妆品。即使具有生产、经营化妆品资质的经营者,如若在不符合法定生产条件的环境,将正装化妆品化“大”为“小”、拆“整”装“散”,变身为多个“分装化妆品”,然后销售给消费者,这类行为也是违法的。这些经营者拆掉的不仅仅是包装,也将化妆品的“安全屏障”拆得七零八落,同时也增加掺杂使假的可能性。
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美妆消费需求,催生出规模可观的化妆品小样市场。现实中,一些化妆品小样赠品被大量售卖的同时,违法“分装化妆品”亦大行其道。如何适应化妆品市场的新需求,还是需要疏堵结合。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加强市场检查,坚决查处违法分装行为,保护消费者的用妆安全;同时加强消费引导,提示消费者不要对来路不明的小包装化妆品轻易出手。另外一方面,经营者也要着力打造合规化妆品小包装的生产体系。有资质的化妆品厂家不妨尝试包装“小样化”、家庭装变身“旅途装”,让小包装化妆品市场环境变得公开透明,消费者也可以购买到安全又低价的产品,何乐而不为?
满足新需求还需新思路。近几年,国产化妆品的生产水平、销售数量和品牌认可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但是要实现比肩国际产品的水平,经营者还需在洞察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上多下功夫。小包装化妆品生产也许就是产品出圈的一条路径。因为,相较于价格不菲而且动辄几个月用量的正装化妆品,少而廉的小包装化妆品更能引发人们下场试用的兴趣,也就更有利于产品的传播,相当于无声的广告宣传。
当然,小包装化妆品产业链条的系统性改造与创新性重组,需要研发、设计、生产、包装、材料、质量管理等各个环节协同配合、同向发力,这也正是消费品质升级、化妆品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生产经营者计长远、算细账,把钱花在满足消费新需求上,才能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共赢,让包装变小实现市场做大。(徐文智)
责任编辑:日前,安徽新学年学生资助暨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推进视频会举行。 据介绍,2019年安徽省共发放奖助资金、免学费补助资金及助学贷款146.8亿元,资助学生1859.5万人次。其中资助建档 ...
南农晨读 | 油菜花开_南方+_南方plus【今日关注】广东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面积、单产、总产量实现“三增”仓廪实,天下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2月5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广东省现代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市场监管系统“忠诚履行监管职责、维护市场公平秩序”被列为福建省8个重点行业领域的新风正气福建“名片”之一。为进一步推动工作 ...